| 
官方微博

德廉微课堂第二十一讲

2019年10月18日
作者:于清磊
打印

  

  

  美国盖洛普公司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该调查显示,所有公职中对廉洁度需要最高的职业就是法官。为什么法官会需要更高的廉洁度呢?我认为法官,作为解决信任危机的中立角色,在利害关系中无利可图,公平性自然赢得利害关系人的信任,职业化则进一步保障了法官的公正形象。同时,作为“法律扬声器”的法官,入职台阶更是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相应的也保证了法官准确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职业能力。而通常不具备中立地位的人,一般是在为自己一方的利益而战,虽然可能也是在追求正义,但只要利益存在,他的立场便不会得到对方的信任,也就是说,身处利害关系中的人,总难排除不公之嫌。

  所以说,作为中立裁判者的地位和较高的职业能力让法官享有了其他职业所没有的荣誉,有“法律的扬声器”、“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等等。但是在享有荣誉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对法官给予了更高的期待和更多的要求,期待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等等,还要求法官找得出矛盾、抓得住核心、查得清事实、断得要明白,既要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又要快速准确的断定是非。这些有的是合法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切实际的,做得好了能让荣誉增光添彩,做得不好就会引发上诉、上访等等,但能让法官的所有荣誉一朝丧尽的可能之一就是不廉。

  宋朝大儒朱熹曾说过: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有无止境的贪欲,往往会葬送当下、葬送前程、甚至葬送性命。在法官中立裁判的同时,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要求,往往会采取请客吃饭、赠送礼品、金钱交易等,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我们控制不住我们的贪欲,不识“人欲险”,下场往往就是“误平生”。

  于公而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是纪律要求,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带人,身正方能服人,无私方能感人;作为一名法官,职业的生命力来自与公正,公正的基础就是廉洁,公生明、廉生威,一个不廉的人如何让人相信他是公正的。法官必须有公正的心态,不因自己的意愿好恶而有失偏颇,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来拒绝当事人收买之意,避免自己成为利益角逐的一方。

  于私而言,我们都是家庭的支柱,家人的骄傲,孩子的依赖,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唯有廉洁,才能继续享有这个职业带来的荣誉;唯有自律,才能保护家人周全。

  所以说,廉洁就像一条安全带,它虽然约束了我们的言行,但他也保护了我们。如果无法管住自己,我们不但会葬送自己的一切,还会伤害甚至毁掉自己的家庭。

  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处世方能致远。